叨叨|學術與常民的距離

脫離學術圈久了好像思考沒有以往的敏銳,但最近有件事情挑起了我的社會學神經(?)

故事起源於我在網路上看到師大執行的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指出,親子共讀頻率與幼兒書籍數量對幼兒發展皆有重要影響,研究顯示,家中有30本以上書籍僅占4成,有1/3家長不與幼兒共讀。(以上引自中央通訊社 「師大研究:親子共讀影響幼兒發展 1/3家長沒做」)

報導原文在此

簡單的說就是根據該資料庫的調查結果,三歲幼兒家中有的書籍數目與幼兒的發展,尤其是語言發展有正面影響。然而家中有30本以上的幼兒圖書的家庭數量約僅佔三成,比起澳洲家庭的七成還要來得少。另外親子共讀頻率也比澳洲來的少,台灣只有三成每週共讀四次以上,約有1/3的家長完全不共讀。

當我把這則新聞分享到一個媽媽群組時,大家的反應讓我覺得很有趣

首先,針對親子共讀與小孩語言能力發展的研究國內外做很多,雖然有些研究結果對於共讀的影響力抱持懷疑,主要是因為隨著共讀的方式不同,所獲得的效果不同,而且對語言能力的鑑定也有方法上的爭議。但大致上,多數的研究結果對於親子共度都是抱持正面支持,也認為與小孩發展有正面關聯。

我在看到師大這份研究結果時,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為什麼要特別將家中童書的數量訂在三十本?有三十本就算很多童書嗎?那如果都只在圖書館借書的話怎麼辦?因為找不到他們的研究問卷與發表的論文,所以我只能自己推測原因,一般來說零零總總可以從政府給予、親友贈送的書籍大約最多十多本,接下來還得自己有在買書,才能達到一訂的數量。加上一本童書如果平均價格是250,那麼30本童書大約要花費7500,在育兒支出裡面也算是一筆花費。但不管如何,我當下只是疑問為什麼是三十,而不是五十,也很好奇問卷結果是否有受訪家庭的童書數量統計表。老實說,我也不記得我兒的童書數量什麼時候達到三十本的,只知道他們會無限繁殖。

根據我過往接觸到的學術知識,我知道童書數量與兒童語言發展的呈正相關,不只是因為家長注重親子共讀,有在執行親子共讀。往往還跟家庭的社經地位、家長的教育程度有關。能買很多童書只是因為家裡很有錢,因此造成小孩語言能力好可能不是因為書很多、有共讀,反而是因為有錢的家庭可以供給更多元刺激的環境,讓小孩語言發展比較好。因此童書數目僅是一個指標,數量越多不代表小孩語言能力越好;而小孩語言能力好也不一定只是因為爸媽買很多書給他,而是因為他們有更好的環境。

當然,最重要的是,「親子共讀頻率與童書數量和小孩語言發展成正相關」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僅是統計上的結果,不是一個恆更為真的命題。然而在我把這個話題丟到媽媽群組時,得到很多有趣的反應,像是:

「我覺得不見得欸,高學歷不見得愛看書」

「像我書念得不好,但我很愛看雜書」

「覺得愛看書跟個性有關」

「書本數目和幼兒發展也是有例外啊,有媽媽家裡有上百本書,還開粉專分享,每天至少讀一本給小孩聽,小孩一樣語言遲緩」

「我看過學歷低又愛看書的,也有學歷低會共讀的」

這些發言的共同點都是要把看書、共讀跟學歷、社經地位(背景因素)還有小孩發展(結果)脫鉤,透過舉反例來表達研究結果並非為真。

好啦,我覺得並不是想要表達研究結果是不正確的,最主要的是會想要去反駁這樣的研究結果。透過反例,來說明研究結果不一定正確

這就是我感興趣的地方

從學術研究來看,小孩的發展有很大因素來自於家庭,尤其是社經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先天條件」,這幾乎各國都做到爛了,贏在起跑點一直都是事實,有好的資源對於小孩的養成有極大的幫助。這樣的研究結果/事實也對父母造成莫大的壓力。如果我收入不佳、工作不好、學歷不好,那我的小孩不就注定要輸人一截了?這種壓力是無比沈重的枷鎖,也是育兒的焦慮主因之一。

即使我們都知道影響小孩發展的當然不止這些先天條件,後天的栽培、機運、小孩的努力等都是影響的因素,但是先天條件仍是一個鐵錚錚,無法撼動的巨大影響。從學術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似乎可以很冷靜客觀,但如果放到常民身上呢?

當父母聽到,你小孩的語言發展跟你的教育程度還有你的收入水準呈現高度相關,還有你每週有沒有花時間唸書給他聽,對父母來說是多大的壓力

「怎麼辦?我學歷很差啊,這樣我的小孩不就比較憨慢?」「我收入不到十萬,這樣會有礙我小孩的發展嗎?」

自身的條件影響著小孩的未來,這樣的論述太過沈重,對不符合條件的人來說,似乎已經被宣告小孩的未來輸在起跑點了

有這麼嚴重嗎?

我們必須要試想,學術研究結果在常民眼中是如何被解讀的,對研究者來說這是一份客觀理性的報告,對研究主體來說,這是一份攸關他們的判定,定義、劃分了自己。把研究結果的句子中的「XX的人」代換成「我」會變得很可怕,尤其這結果是負面結果時。

(假設)

「年收入低於100萬的人,小孩的語言發展通常較為緩慢」變成「我年收入低於100萬,我的小孩語言發展較為緩慢」

「家裡童書超過三十本的人,小孩語言發展也較好」變成「我家童書沒有三十本,我的小孩語言發展比較慢」

「每週與小孩共讀次數高於五次,和小孩語言發展呈正相關」變成「我沒有和小孩共讀五次,所以我小孩說話慢」

對於符合研究結果的人,尤其是正面結果的人來說,學術研究沒有什麼感覺,但對於那些落在正面範圍的人來說,等於宣判自己落入了陰影

所以才會想要找反例去反駁研究結果,我看過高學歷不見得愛看書啊,我看過親子共讀的小孩語言遲緩啊等等,好像找到反例可以讓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降低。是的,夠多的反例的確可以,但要知道從統計學的角度,反例是一定存在的,但統計只是看多數的趨勢。

所有的研究結果放到常民身上,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會是沈重的負擔,以科學之名告知對方你如今的人生都是因為這些原因,而導致現在的狀態與未來的趨勢。科學提供了原因與證據,也讓你無法反抗無力改變,這種既定事實的宣判(即使我們都知道只是統計上的結果)讓人覺得可怕與畏懼。

連我,在看到研究的時候,都會把自己帶入,我每週唸書給Mosa聽幾次?有嗎有嗎有嗎?我多念幾次,他的語言發展會更好嗎?我多買幾本書,他學說話會更快嗎?

每當有什麼研究結果,就像是個檢核表一樣,會把自己放進表格中確認,自己是在哪個範圍的,是否有達到哪些標準等等

我說這是自我預言實現的相反版本,當人知道自己會落在哪個群體中,就會出現反抗的舉動,不想被標記身份,不想被宣判人生結果,尤其是負面或者不是那麼好的標籤時。人會把自己排除在在外,或者找出異例,試圖消滅群體的共通性。沒有人想當放牛班的孩子,但學術研究往往需要進行分類與標籤,我們劃分年收入學歷、建立階級,對當事人來說其實就像指著他的鼻子說「你就是低收入戶/不會唸書的人」

也許你會說,但學術是客觀角度的陳述,不帶有任何的歧視與偏見,但是對當事人來說,光是劃分就是一種傷害了(除了金字塔頂端的人)

寫這篇是想說,有時候在和其他人聊天的時候,我常常不小心會把學術上的研究尤其是社會學那方面的,跟其他人分享,我那時候說「小孩的語言發展其實和父母的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成正相關」,對,我抱著學術分享的心情在陳述這句對我來說是個客觀的東西,但事後想想,這樣說真的太無知了,其他人聽起來根本攻擊滿點!在學術圈內大家常常這樣直接丟來丟去,把自己放在很抽離的位置,但回到現實世界,必須要時時謹記在心,研究的本體就是大家,就是你就是我。雖然我們是以「林」的尺度在看待事情,但與人討論時要以「樹」為單位。

最後不免俗的紀錄一下我的共讀狀況,首先是我跟我老公都是很愛看書的人,雖然大學之後好像都只看教科書跟論文,但據說我老公小時候很愛看科學百科,我老公有張兒時照片就是在家中書櫃前看書的樣子。中學喜歡看金庸等武俠小說,哈利波特是我們共同的愛。我小時候一路看故事書長大,幼稚園的看書角落是我的長據之處、小學平常上課都在底下看閒書。但說到親子共讀,我媽買了蠻多書給我的,但我對他有沒有唸書給我聽沒什麼印象,我最記得的是每天睡覺前他都會用音響播有聲故事書給我聽,我自己A面聽完會去翻B面。然後媽媽三不五時就會進來查房,禁止我在小夜燈下看書。我想我是支持親子共讀對小孩語言能力發展有正向影響的那派,因為我的語言與閱讀從小就有良好的基礎。

對於我兒,恩,我買超多童書,一整個要建立小型圖書館的概念,一方面是收集癖,而起我好愛那些設計精美的童書;一方面是希望他也愛上看書。但說到他的語言發展,目前是落後同齡小孩的狀況,所以也讓我懷疑,是我們共讀的不夠多嗎?也許吧,這就是研究結過讓人心惶惶的地方。但他蠻愛看書倒是真的,會自己去書櫃拉出一本書來看,而且都記得他愛的書在哪裡。因此什麼展示書櫃要讓小小孩看到封面來選書,我是覺得不用啦,他們很快就知道書放在哪了。

親子共讀是一種親子相處的quality time,而父母如何說故事,採用什麼敘事角度、如何跟孩子互動,都會影響閱讀的成果(根據國外的百百篇研究結果),台灣也有很多論文試圖用實驗的方式建立各種不同共讀情境來測試。但撇開枯燥的學術研究,就打開一本書,一起看就對了!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