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語家庭與四語小孩
在各育兒社團論壇常常會看到對於語言學習的討論,像是「要不要送小孩去雙語/全美學校」、「要買什麼英文教材?」、「請全美語陪玩姊姊適不適合?」、「從小雙語會不會語言落後甚至搞混?」等等的。雙語的討論也不只限於華語+英語,最近也開始出現華語+台語、華語+日語、台語+英語等的討論。我想要來分享我們家兩個小孩的語言教育經驗,雖然我們也還在養育小孩的路上,其實也才走沒多久,但是至少有六年經驗可以聊啦~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家目前的狀況,有兩個小孩,三歲和六歲,家裡是台華雙語家庭,老大今年要上一年級,上西班牙語學校,在學校學西語和英語。兩個小孩台華雙語都很流利,聽說切換沒問題。現居美國,但小孩平常除了學校並沒有太多接觸跟使用英語的機會(因為都待在家居多)
先說說台華雙語家庭這部分,我們在老大出生的時候爸爸很自然的就決定要對小孩說台語,於是從老大出生至今,他可以說是另類的「轉頭族」,對我跟旁人說華語,轉頭對小孩說台語,只說台語。這牽涉到個人的語言與族群認同選擇,我百分之百支持他對小孩說台語,事實上我也非常感激他選擇台語,因為我台語比較差,實在做不到全台語哈哈哈哈。而我則是很自然地選了華語,一來那是我的主要語言,二來是我覺得小孩學會華語還是非常重要而且有用的。像是在台灣的主要語言仍是華語,且世界上華語人口眾多,學習資源也豐富。老實說一開始選台語純粹是族群認同因素,並不是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考量,像是聲調豐富、有變調等等。但不可否認的就是台語的語言優勢的確是學語言的一大優點。要說一下,爸爸選擇對小孩說台語是因為愛,愛小孩也愛自己的組群,我覺得這理由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所以怎樣經營一個雙語家庭?一句簡單的話就是父母一人說一種語言,而且要是父母本身熟練的語言,父母的母語當然是最好,要是程度接近母語那也行。但如果本身已經不是很流利的話就還是不要比較好,除非你能夠隨著小孩長大一路精進該語言直到母語程度,不然真的只是耽誤彼此。小寶寶時期當然很簡單,所用到的詞彙很少。但隨著小孩長大,詞彙就更複雜很廣了,你想想小孩隨手指一樣東西問你是什麼,你卻要腦袋轉啊轉無法立刻反應過來,甚至可能要「等一下,爸媽查一下翻譯」那真的是會非常辛苦。以我們家來說,說台語的爸爸雖然是台語家庭小孩,但長大的過程中主要使用華語,是在大學的時候花心力自學把台語撿回來,隨著小孩長大他學台語的腳步更是不曾停下來,能夠日常對話遠遠不夠,他要能用台語教小孩各種知識,教數學教天文教動物學教物理學等等,各種知識都要能用台語講述,那背後就是一直查資料一直學習。
雙語家庭當然實際執行起來有很多「操作上」的問題,比方說怎麼「教小孩」,尤其某個語言在學校不會教的時候,只能靠家長自己教。因為除了父母靠「說」來輸出語言之外,各種教材、玩具、卡通等等的你都要考慮到語言問題。像台灣家長可能會特別找英語卡通給小孩「蘑耳朵」,我也聽過讓小孩看日文巧虎來學日文的。美國玩具品牌leap frog或是vtech等有英語聲音的都特別受青睞,點讀筆更是有五花八門的英語繪本、兒歌、科普書資源。簡單說,選擇雙語,在教育上就會有更多支出,因為教材玩具都要試著兼顧雙語。在台灣華語和英語的資源很多,其他語種可能就比較辛苦,像台語近幾年有遍地開花的趨勢,但相比華語還是非常少(我們要繼續努力!)我們當年就是因為找不到台語繪本的資源然後決定自己開始錄台語說繪本(不過後來實在太忙就中斷啦QQ),還有自己自製台語的點讀檔、開發台語教材,甚至現在自己下海來開台語STEM課程。都是為了讓小孩有該語言的生長環境,這其中所付出的時間心力跟金錢都是難以計數的。
另一個很操作性的要點就是父母要額外花時間幫小孩做兩種語言的連結,比方說小孩學會「卡車」就要跟他說另一種語言要怎麼說(truck、thoo-lá-khuh)。簡單說就是要當人體翻譯機啦,一種語言在小孩腦中就是一套世界,家長要做的不只是幫小孩建立完整的世界,更要幫小孩把兩個世界之間搭建好橋樑。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搭,讓小孩自己摸索,但這樣就是小孩要花比較多時間融會,有時候會兩個世界的某些地方是接不起來的。就像為什麼我們要用台語來教小孩STEM,或是任何學科知識,就是因為他將來在學校很高機率是用英文來學,而一但你不用華語或用台語教他,那關於這些學科知識他就只會英語版本,而沒有其他語言的版本,那麼他在做學術、知識上的思考時,就會用英語來思考,要是繼續上學那就會越來越倚賴英語。大家應該有些經驗就是當你學到一些新詞彙新知識是用其他語言學習時(像是英語或日語)然後沒有同時記住華語翻譯的話,那你往往就只會用該語言來指稱該詞彙。像那種華英夾雜的句子「我今天要報Seminar」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seminar轉換成華語的研討會。這只是一個詞,但如果你接受的整個知識系統都是英語,那就會… …全部就是講英語啦。學術界蠻明顯的,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就是用該國語言學,根本就不知道用中文怎麼講,回國之後如果要把所學轉換成中文其實也是有點難度的呢。我們兩個常常就是會像台人體點讀筆一樣,動不動就出聲幫小孩雙聲道。也在彼此競爭,努力各自建構各自語言的世界之外,也時時關注另一個世界有什麼,趕快補在自己的世界。
也就是說這牽扯到家長到底要花多少心力跟資本來經營雙語家庭,並不是要勸退大家走雙語家庭這條路,而是有了解到讓小孩多說一種語言要多少投入了嗎?在小孩把兩種語言都變成母語大概至少要花五到十年以上的時間,能夠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嗎?好啦,並不是在勸退(真的不是),其實我覺得總歸一句話就是有條件那就可以,要達成雙母語家庭,養成雙母語小孩首先就是要有會說兩種語言的父母,家長會台語、客語、日語、英語、韓語、泰語什麼語言,就對小孩說什麼語言,家長持續地對小孩說就是最棒也最有效的投資,也唯有家長帶頭說,才能真的養成雙母語小孩。會多一門語言絕對是有利無害的,不論是以工具性(像找工作)或是對小孩大腦的開發,還有汲取多樣化語言背後的文化養分。語言沒有優劣之分,多學一種就是多一種可能。
我知道也有很多家長會說「我台語很爛,說得不太好」所以沒辦法跟小孩說台語,但現在台灣真的有一群(而且不小群)家長為了小孩為了族群為了愛,把台語撿起來、學回來,甚至是從零開始學。做父母的總是要走比小孩更前面更遠,幫小孩把路開好。如果想要提供雙語環境,本身或是家族會說本土語言,那會是一個好選擇,現在這條路已經輕鬆很多,有很多前人披荊斬棘(?)的走過了,相關資源、支持團體、共學團、講座、課程都越來越多,所以不用太擔心,跟著走就對了。真的不要小看現在台灣的「雙語政策」或是「本土語言」政策,把母語課程納入義務教育中看起來好像杯水車薪,但真的不要忽視國民教育對小孩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形塑力量。我曾開玩笑說將來肯定會有母語補習班、母語家教,因為大家會為了提昇所謂母語課的分數而去「補習」。雙語甚至多語肯定是趨勢甚至是必然,過去這二十年讓大家體認到英語的重要性,未來的二十年可能真的是雙語或是多語的世界。那你說我們不是應該趕緊讓小孩學好英文嗎?不過我是本土語言派的,我覺得學好自己的母語跟台灣目前的主流語言這樣就自帶雙語了,不僅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根基站穩,才能更好的扎根於全球化的世界。
那英文呢?學!當然要學,但我覺得交給學校教育就好了,當然要去補習班也可以。但我認為不需要出動家庭教育。英語作為外語就是透過學校補習班等管道來學習即可,台灣的英語教育不差,當然也是因為大家都有意識地投入(想想要是把對英文的注意力都轉到母語上該有多驚人的成果)。但身為在美國生活(我英文也沒很好,但在這裡活得下去)而從小學補英文補到高中的經典台灣小孩來說,我覺得台灣的英文教育已經足以應付英文的需求。要讓小孩學好英語而選擇全美幼稚園、小學甚至一路到高中嗎?如果有預算當然可以啊,要讓小孩去英語國家遊學體驗嗎?有錢當然可以呀~很多人問我關於英語學習的問題,我的回答都是,如果有「鈔」能力就可以,而且要一直持續下去,不要停。在台灣沒有公立的雙語學校或是全美學校,想要讓小孩浸淫在英語的環境就是要去私立的學校,那
就是要很多錢。效果如何?我沒念過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真的就是全外師、全外語的環境而且持續一段時間肯定有所成效,但重點就是一但離開那個環境就會失效囉。比方說如果只是唸全美幼稚園,但是小學之後就不是全美,那麼小孩的英語能力就會很快消失(因為用不到了),直到又把小孩丟到全美環境才會重新啟動。所以雖然說語言要從小學比較有用,但那個就是要從小就開始一直學一直學一直學,那就會變成小孩的母語。如果不是要做母語等級,那我覺得就是大一點當外語學就好,那反而是大一點,工具性的學習也可以很有成果。
雖然我兒現在六歲唸了一年半天的幼稚園,英文能力從0進展到能吐出一些句子,但發音零零落落,我們是完全不擔心。西語也是,我們選擇讓學校教英語跟西語,不會在家對他講,而是讓他在外面的環境(學校)有這兩個語言。根據美國的雙語教育制度是可以一路從小學到高中都有雙語學校,然後在高中時可以考取AP,證明你有西語的大學程度,相當於「接近母語人士」程度,但這過程就是靠學校體系就可以達成。雖然才第一年,但我們替小孩選擇的路線是雙語家庭+雙語學校,等於學習四個語言,目前第一年過去他在學校的兩門語言都有顯著的進展,我們抱持著很樂觀的態度,但也沒有太多干預,一切就是交給老師。四語學習相關文章可以參考這篇 。老實說我們對於他西語跟英語最後會到什麼程度並不在意,我們比較在意的是他華語跟台語有沒有學好、掌握好,因為那是他的母語,而我們也為這兩個語言投入很多很多心力。同時也在密切觀察他會不會出現「上學後就就變成只說英語不說中文」的現象,目前是還沒,就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我真的覺得養小孩就是在做場無法重做的實驗,任何的選擇都是一種變因,可能會產出不同的結果,真的很有趣,當然壓力也是有啦!做壞了怎麼辦(?)
我認為,理想上,可能要再過十年才有辦法實現的就是台灣多數人想要的雙語教育政策,提供公立的雙語學校(華語+英語),然後小孩在家自帶母語。要與世界接軌就是靠學校教育,但前提是家長放手交給學校,然後在家顧好母語。我認為台灣要實現華英雙語教育的前提就是家長願意做好母語教育,一樣都是語言一樣都很重要,但英語是工具,母語是根基,要站穩才能學飛。要能流利地掌握一門語言,才能學好新的語言。別說母語教育,現在連華語都岌岌可危,常常出現考試不會寫,因為看不懂題目(理解能力差)。所以與其擔心要不要學英語,不如先顧好一門語言就好,先把一個世界建構好,再來談其他的。
ps.有一派的理想是華語+母語雙語國民教育,這派也很好,我也很想要有。但不論哪種路線我們都還需要努力
結論就是:
1.語言會越多越好
2.先顧好母語再談外語(多晚都不遲)
3.教小孩母語就是讓小孩自帶雙語
4.營造雙語/多語環境很花時間精力金錢要自己衡量一下要不要入坑
5.任何語言學了就不要斷,要花很長的時間喔
這大概是我們家目前的經驗跟個人的想法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